您的位置: 首页 >思政教育>详细内容

思政教育

三全育人案例(三)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03 10:45:46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的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工作要求,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在育人实践中,形成了大量有突破、有创新、有推广价值的实践案例,充分展现了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成效,持续助力学双高计划建设。即日起,我们将在公众号陆续推出我校三全育人典型案例展示。

经管学院:引领学生绘制乡村振兴农墨种彩新画卷

——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探索实践育人四新模式

一、案例摘要

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通过开发实践育人四新模式,打农墨种彩电商助农实践项目。该项目以电商专业知识为支撑,让学生切实走进田间地头、走上网络直播,投身当地农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事业。

二、建设情况

(一)具体措施

农墨种彩电商助农实践项目旨在通过运用所学电商知识搭建网络销售平台,从而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1.将课程思政与助农实践相结合,开拓实践育人新视野

通过开拓实践育人新视野,将商科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既能锻炼专业技能,又真正为农户解决了滞销问题,学生在思想上解渴,在实践上管用

f8ec810b0c3748569404.png 

2.将职业技能与助农实践相结合,勾勒实践育人新路径

在助农活动中,学生根据村民需求开展电商培训,指导村民直播带货、营销农产品,帮助农户孵化电商平台账号,一站式助力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通过实践育人新路径,学生实地验证了自身所学,锻炼了职业技能,提升了商科专业素养,真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将校村共建与助农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育人新阵地

团队携手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滨海新区太平镇友爱村等地,实地共建劳动教育育人基地。在实践过程中,团队积极在实践育人新阵地上发挥职业教育电商专业力量;同时进行校村共建,打造劳动教育课程,深耕劳动基地的育人作用,让学生感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吸引学生未来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f026f8ca58f84d53adfa.png 

4.将文化传承与助农实践相结合,发挥实践育人新动能

团队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新动能,为当地学生、村民们开展文化宣讲实践活动,播下扶智+扶志的种子,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增加核心内驱力。思政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坚定信念的教育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特色亮点

1.开拓新视野,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育人

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通过助农实践,学生们开拓了新视野,通过自己的努力,切实助农,有利于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勾勒新路径,将专业培养融入实践育人

思技合一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以专业知识为指导,将专业技能融入电商助农的过程中,这样的育人新路径能深化青年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其苦练本领、锻炼技能的热情,对促进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开发新阵地,将创新创业融入实践育人

通过校村共建,学生们把实践活动的范围拓宽到乡村。从最初的直播带货,到孵化账号,再到关注农村建设,一颗颗敢于创新的心变得更加坚定。该团队未来将拓展实践范围,致力于通过孵化、营销、保护中国的农产品IP,将创新创业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4.发挥新动能,将文化传承融入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不光是注重实践,还注重的是育人,学生们通过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动能,既传承了优秀文化,也弘扬了优秀文化,提升了人文素养。这既是当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三)育人实效

1.经济效益。该项目自2018年推广以来,为农户帮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3万元,受到被帮扶对象的多次认可和感谢,并且受邀参加天津市蓟州区第四届梨王争霸赛,助力蓟州区农产品通过线上销售飞入千家万户。

2.社会影响。该项目被人民网等6家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吸引了企业的关注。此外,实践团赴乡村调研35次,义务开展培训20余次,与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达成校村共建。此外还与滨海新区的友爱村等地开展了共建活动。

3.学生培养。培养学生280名,发表学术论文3篇,团队荣获多个省部级奖项,申请著作权3项。

85470444417842119fde.png 

三、经验启示

我校经管学院农墨种彩实践团队通过开创性的四新模式,让青年学生通过实践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初步构建了学校统筹部署、全员扎实推进、师生广泛参与的实践育人体系,全方位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新风貌、新担当、新作为。

四、下一步方向

1.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出台实践育人考评体系,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作为评先评优、保研推荐等重要依据,把社会实践纳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进一步形成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2.建设专业性队伍。强化师资力量,通过成立联合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学研讨等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内容和目标上的高度统一、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贯通。

3.树立实践育人品牌。积极挖掘农墨种彩助农实践团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树立学生身边典型,讲好社会实践故事青青奉献故事

8ade308157db4e9092e8.png 

来源:天津职业大学

终审:dwxcbsh2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