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案例(三)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的“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工作要求,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在育人实践中,形成了大量有突破、有创新、有推广价值的实践案例,充分展现了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成效,持续助力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即日起,我们将在公众号陆续推出我校“三全育人”典型案例展示。
经管学院:引领学生绘制乡村振兴“农墨种彩”新画卷
——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探索实践育人“四新”模式
一、案例摘要
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通过开发实践育人“四新”模式,打造“农墨种彩”电商助农实践项目。该项目以电商专业知识为支撑,让学生切实走进田间地头、走上网络直播,投身当地农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事业。
二、建设情况
(一)具体措施
“农墨种彩”电商助农实践项目旨在通过运用所学电商知识搭建网络销售平台,从而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1.将课程思政与助农实践相结合,开拓实践育人“新视野”
通过开拓实践育人“新视野”,将商科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既能锻炼专业技能,又真正为农户解决了滞销问题,学生在思想上“解渴”,在实践上“管用”。
2.将职业技能与助农实践相结合,勾勒实践育人“新路径”
在助农活动中,学生根据村民需求开展电商培训,指导村民直播带货、营销农产品,帮助农户孵化电商平台账号,一站式助力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通过实践育人“新路径”,学生实地验证了自身所学,锻炼了职业技能,提升了商科专业素养,真正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将校村共建与助农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育人“新阵地”
团队携手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滨海新区太平镇友爱村等地,实地共建劳动教育育人基地。在实践过程中,团队积极在实践育人“新阵地”上发挥职业教育电商专业力量;同时进行校村共建,打造劳动教育课程,深耕劳动基地的育人作用,让学生感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吸引学生未来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4.将文化传承与助农实践相结合,发挥实践育人“新动能”
团队充分发挥实践育人“新动能”,为当地学生、村民们开展文化宣讲实践活动,播下“扶智+扶志”的种子,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增加核心内驱力。思政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坚定信念的教育效果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特色亮点
1.开拓“新视野”,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育人
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通过助农实践,学生们开拓了“新视野”,通过自己的努力,切实助农,有利于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勾勒“新路径”,将专业培养融入实践育人
“思技合一”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以专业知识为指导,将专业技能融入电商助农的过程中,这样的育人“新路径”能深化青年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其苦练本领、锻炼技能的热情,对促进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开发“新阵地”,将创新创业融入实践育人
通过校村共建,学生们把实践活动的范围拓宽到乡村。从最初的直播带货,到孵化账号,再到关注农村建设,一颗颗敢于创新的心变得更加坚定。该团队未来将拓展实践范围,致力于通过孵化、营销、保护中国的农产品IP,将创新创业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4.发挥“新动能”,将文化传承融入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不光是注重实践,还注重的是育人,学生们通过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动能”,既传承了优秀文化,也弘扬了优秀文化,提升了人文素养。这既是当代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三)育人实效
1.经济效益。该项目自2018年推广以来,为农户帮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3万元,受到被帮扶对象的多次认可和感谢,并且受邀参加天津市蓟州区第四届梨王争霸赛,助力蓟州区农产品通过线上销售“飞入”千家万户。
2.社会影响。该项目被人民网等6家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吸引了企业的关注。此外,实践团赴乡村调研35次,义务开展培训20余次,与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达成校村共建。此外还与滨海新区的友爱村等地开展了共建活动。
3.学生培养。培养学生280名,发表学术论文3篇,团队荣获多个省部级奖项,申请著作权3项。
三、经验启示
我校经管学院“农墨种彩”实践团队通过开创性的“四新”模式,让青年学生通过实践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初步构建了学校统筹部署、全员扎实推进、师生广泛参与的实践育人体系,全方位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新风貌、新担当、新作为。
四、下一步方向
1.完善实践育人机制。出台实践育人考评体系,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情况作为评先评优、保研推荐等重要依据,把社会实践纳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进一步形成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2.建设专业性队伍。强化师资力量,通过成立联合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学研讨等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内容和目标上的高度统一、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贯通。
3.树立实践育人品牌。积极挖掘“农墨种彩”助农实践团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树立学生身边典型,讲好“社会实践故事”、“青青奉献故事”。
来源:天津职业大学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