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思政教育>详细内容

思政教育

深化“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15 13:50:54 浏览次数: 【字体:

案例摘要

学校主动策应江苏制造强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与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深化校企“双元”育人;充分发挥名师大匠育人效应,强化德技融合、专创融合,涵养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深化分类培养、学分银行等制度改革,系统化设计多种成才通道,服务全体学生多元成长成才。

6db319cbf2994d31a7cb.png 

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举措

(一)坚持校企协同,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学校着力构建校企协同命运共同体,推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是聚焦装备制造企业“智改数转”提升专业(群)品质。打造了数控技术、物联网技术等7个专业群为主体的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形成以2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3个市级重点专业群为骨干的专业群体系。二是政行企校协同建设产教融合集成大平台。坚持“技术引领,并跑产业”,重点打造“智能制造工程中心2.0”。三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系统推进“产学研用”。校企共建7个产业学院,深化校企业合作,切实提高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b420ef4f72814b749e0f.png 

智能制造专业集群

(二)坚持德技融合,培养学生技能报国理想追求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思想品德好、技术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是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成功打造前沿的课堂、个性的课堂、濡化的课堂、网络的课堂,通过点燃“四大星火”计划、打造“正思工作坊”辅学课堂,开设突出工匠精神培育的“智造中国”专题课,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二是构建了“尚德精技、矩阵统合、基因融入”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围绕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内容、方法三要素,确立了学校、专业、课程“三层贯通”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构建了“6+30+N”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创新了“四维度三递进”基因融入教学法。三是坚持全方位渗透强化思政教育。依托文化教育场所、出版文化育人丛书、文化长廊等,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2ae7515a4a454ee083a2.png 

吴文化园

(三)坚持专创融合,打造智造“大国工匠”的摇篮

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建立“五位一体”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将通识课程、隐性课程、专题教育、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等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二是着力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依托校内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等基地,集成打造省级“智造”双创实践教育中心,为全体学生提供“仿真+全真”的校内平台。三是探索杰出“工匠”人才摇篮培养模式。2004年起开设创新班,2017年成立开源创新创业学院,实施研赛创教一体化教学,培养具有“六个一”特征(课题、论文、专利、获奖、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毕业设计)的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

142d2a190234417c8105.png 

智能制造工程中心

(四)坚持机制创新,服务全体学生多元成长成才

学校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因材施教,服务全体学生多元成长成才。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建引领育人体系。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深化“学分银行”改革、构建多元成才质量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高水平科学研究、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等活动,通过学分积累与置换,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三是推进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形成个性化多元人才培养机制。构建CCI分类培养体系,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双证实用型(Certified)人才培养;专业群构建“基础+平台+模块+方向”的课程体系,培养专业复合型(Compound)人才;依托开源创新创业学院,探索跨院系、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型(Innovative)人才的新机制。

f8444db8f0204b039f73.png 

2022年学校新修订学分银行管理办法

育人实效

(一)思政育人体系日臻完善

思政课程到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有效发挥。2021年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建成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47门。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入选江苏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成果获2021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学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基地。

9412bfb38bfe4164bd42.png 

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基地

(二)学生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近三年,毕业生在智能制造领域高端岗位就业率达43.22%,雇主满意度达97.58%;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1200多项,其中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21项、“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4项。具备“六个一”特征的毕业生占比23.6%,毕业生各类职业证书获取率达146%。

231504659d2b43baa898.png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获一等奖

c5e9a2e4bb7d4a32a7a7.png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获一等奖

(三)校企双元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校企双向品牌互动,学校与一批企业建成互信融合的命运共同体。入选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1个,建成2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60多家企业为学校提供2.1亿多元仪器设备,58家企业在学校设立奖学金或订单班。申获了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和“十四五”教育强国工程项目。学校获评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江苏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称号。

09ef02eb4b4747e28ca8.png 来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终审:dwxcbsh2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