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寒假培训分享会:共探教学创新 赋能思政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寒假培训分享会:共探教学创新 赋能思政课堂
3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行寒假培训成果分享会。武奎、张赫、裴艳庆三位教师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教学实践,分别围绕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思政实践、教育理念革新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彬书记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学院全体教师参与研讨。
五步教学法:以体验式学习激活课堂
武奎老师聚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分享了吴现波教授的“五步教学法”及其应用。他以“基于创业思维的教学设计”为主线,生动阐释了“连接-上船、呈现-说明、体验-发现、反思-回味、应用-下船”的教学框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体验、促进反思,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与会教师结合开学初的教学实践,围绕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数字赋能课程思政:新时代的实践探索
张赫老师以李侃侃、顾骏、刘艳丽等专家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为切入点,提出“数字赋能、问题驱动、价值共生”三位一体的教学创新路径。她结合自身教学案例,强调在数字化浪潮下,教师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善用信息化工具提升教学实效,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实现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分享中,张赫老师提出的“技术为教学服务,而非教学为技术服务”观点引发在场教师共鸣。
点燃思维火花:做“不一样的思政课”
裴艳庆老师以“教育不是浇灌,而是点火”为理念,分享了其对思政课教学本质的思考。她提出,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教练”,通过适时引导与沉默艺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学设计的目标是服务学习过程,而非教学过程本身”,裴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关键在于“收住学生的心”,唯有真情投入,方能实现育人目标。
共舞教学创新:在实践与超越中前行
李彬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三位教师的分享成果。她以舞蹈为喻,指出:“教学创新如同共舞,既有张赫老师的‘现代舞’——前沿技术与问题驱动的融合,也有武奎老师的‘民族舞’——扎根传统与情境体验的深耕。还有裴艳庆老师的‘芭蕾舞’——以优雅从容的姿态,在教育的舞台上演绎着思想与心灵的对话。”李彬书记强调,教师应在认同先进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模仿、超越,将培训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教学是永不停歇的修行,唯有热爱,方能抵岁月漫长”,她号召全体教师以此次分享会为契机,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走深走实。
此次分享会既是寒假培训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学院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立足课堂主阵地,以创新思维赋能思政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