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暨校赛活动方案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结合我校实际,定于2025年5月至6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校赛(以下简称“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参赛对象
我校全体在校生及毕业五年之内的校友(2020年6月之后毕业)
四、参赛项目要求
本届大赛主要分为“职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
(一)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二)以团队形式参赛,参赛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需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鼓励跨专业、学院组队。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三)可选择职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产业命题赛道中任意一个赛道和组别参赛,一名学生负责人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不能重复报名。
(四)参赛作品为项目商业计划书,由参赛团队自行创作,严禁抄袭,Word、PDF格式均可,可附加项目展示PPT各团队要严格核查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确保参赛资格和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五)已获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参加本届大赛;已获2024年国赛铜奖的项目可不参加校赛,直接晋级市赛,不占用学校推荐名额。
五、参赛赛道
下文各赛道要求为简写,详细参赛要求、评审要点待天津市赛文件发布后可登录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就业信息网查看。
(一)职教赛道
职教赛道参赛指南 | ||||
组别 | 项目内容 | 公司注册要求 | 申报人要求 | 股权要求 |
创意组 |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 | 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为我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 / |
创业组 | 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20年6月之后毕业) | 企业法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合计不少于1/3。 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红旅赛道参赛指南 | ||||
组别 | 项目内容 | 公司注册要求 | 股权要求 | 申报人要求 |
公益组 | 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 | 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 申报人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20年6月之后毕业) | |
创意组 | 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 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 / | |
创业组 |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 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 | 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
(三)产业命题赛道
六、职教赛道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及学院选拔推荐(即日——5月30日)
1、各学院报名指标:
学院 | 在校生人数 | 占学校总人数比例 | 职教赛道 | 红旅赛道 |
智能制造学院 | 2281 | 23.99% | 216 | 72 |
人工智能学院 | 1808 | 19.02% | 171 | 57 |
商贸物流学院 | 1657 | 17.43% | 157 | 52 |
现代服务管理学院 | 1631 | 17.15% | 154 | 52 |
智慧建造学院 | 1077 | 11.33% | 102 | 34 |
数字创意学院 | 1054 | 11.09% | 100 | 33 |
合计 | 9508 | 900 | 300 |
2、5月9日国家报名平台开放后,各二级学院按照任务指标组织参赛团队上传报名材料。
上传方式: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选择职教赛道、红旅赛道或产业赛道,切记不要选错,选错后不能修改赛道只能撤销重新报名)
3、各学院严格审核项目参赛资格,组织院级评比,按照校赛推荐名额遴选优质项目参加校赛。2025年5月30日前将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1)及项目材料(包含商业计划书及路演PPT;参加创业组的项目团队还需提交营业执照)以学院为单位提交至招就中心,各项目以“赛道-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命名。红旅赛道每个学院推荐2个项目,职教赛道推荐名额待5月29日平台报名截止后统一核算发布。
4、职教赛道校赛推荐名额计算方法:
(1)推荐名额=推荐基数+赛道任务奖惩名额
各学院报名情况以5月29日12:00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导出数据为准。
(2)名额基数=学院应报名项目数/学校应报名项目总数x可使用入围校赛网评名额总数
学院 | 职教赛道 | 完成任务获得名额基数 |
智能制造学院 | 216 | 9 |
人工智能学院 | 171 | 7 |
商贸物流学院 | 157 | 6 |
现代服务管理学院 | 154 | 6 |
智慧建造学院 | 102 | 4 |
数字创意学院 | 100 | 4 |
合计 | 900 | 36 |
(3)赛道任务奖惩名额
本部分名额根据实际报名数是否达到或超过学校分配的指标项目数(即完成比例),对名额基数进行减少或增加。
①若0%<完成比例<50%,名额基数减少3个,若减后名额基数<0,则按0计算:
②若50%<完成比例<80%,名额基数减少2个,若减后名额基数<0,则按0计算:
③若80%<完成比例<100%,名额基数减少1个,若减后名额基数<0,则按0计算:
④若100%<完成比例<120%,不增加也不减少名额基数;
⑤若120%<完成比例<150%,名额基数增加1个;
⑥若150%<完成比例<200%,名额基数增加2个;
⑦若200%<完成比例<250%,名额基数增加3个;
⑧若250%<完成比例<300%,名额基数增加4个;
5、跨学院组队的项目按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划分归属。
(二)校赛初赛(5月30日-6月5日)
由校外专家评委对提交的电子版材料进行审核,职教赛道推荐12个项目进入校赛决赛,红旅赛道推荐6个项目进入校赛决赛。
(三)校赛决赛(暂定6月11日-6月12日,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职教赛道进入校赛决赛的12个项目,通过路演、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对决,由专家委员会成员作为现场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项目,并依据所分配的市赛名额,推荐优秀项目入围市赛。
红旅赛道校赛决赛由学生处团委组织,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七、产业赛道赛程安排
(一)征集命题。请各学院联系命题企业于2025年5月19日24:00前进入产业赛道命题申报平台(网址:https://cymt.woczx.com/qy)进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产业赛道命题申报。
(二)命题发布。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命题进行评审遴选。入选命题于5月下旬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公开发布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公开发布。2025年大赛未获揭榜的企业命题,可在下一年度继续申报。
(三)参赛报名。命题发布后,各学院组织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参赛报名及对策提交的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5年7月1日24:00。
(四)初赛复赛。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待市赛文件发布通知。
八、 奖项设置
(一)校赛职教赛道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顺次推荐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市赛、天开杯创聚津门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竞赛,并优先推荐参与学校创业奖学金的评选。
(二)职教赛道校赛一等奖的指导教师为优秀指导教师(每个参赛团队限报指导教师2人,并注明先后顺序)。
(三)职教赛道校赛设立最佳组织奖1名和最优集体奖1名。
1、最佳组织奖的评选以报名参加校赛的项目数量除以各学院任务数量的比例为评价标准,比例最高的学院获得此奖项。(注:最佳组织奖的评选按照5月29日12:00平台报名数量进行评定。)
2、最优集体奖的评选以校赛的获奖情况为评价标准,具体标准为获一等奖的参赛项目每个积8分,获得二等奖的项目每个积5分,获得三等奖的项目每个积2分,总积分最高的学院获得此奖项。
(四)根据市教委推免文件要求进行国赛获奖选手免试升本工作。
国赛金奖(前5名)、银奖(前3名)、铜奖(前1名)的高职院校学生可申请免试升入当年有专升本招生计划相近专业的学校,且比赛报名时为在校生、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毕业生。
九、工作要求
(一)宣传发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研读大赛通知要求,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与比赛活动。
(二)精心组织。各学院要精心组织院级评比,保证参赛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程序规范、公平公正做好项目审核及推荐工作。
(三)免责声明。学校将严格保守参赛作品中涉及的技术及版权信息。参赛者与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持有人之间的一切纠纷与学校无关。参与此次活动者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报名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凡涉及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均由报名者承担一切后果;报名参与者对报名信息的使用和安全性负全部责任。若报名参与者违反活动规定,学校有权立即取消其活动资格。
十、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招生就业指导中心 李春妍 60315291
招生就业指导中心
2025年5月8日
附件:1.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
2.路演PPT参考模板
3.商业计划书参考模版
推荐学院 | 赛道 | 组别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负责人手机 | 团队成员 | 指导教师 | 联系电话 |
附件2:路演PPT参考模板
附件3:
商业(或项目)计划书参考模板
第一章、执行总结(此章节是后续各章节的总结和提炼)
1.1项目或企业背景
1.2项目或企业规划
1.3市场分析
1.4行业竞争分析
1.5组织与人事分析
1.6财务分析
1.7风险分析
第二章、项目或公司简介
2.1项目或公司概述
2.2项目或公司业务简介
2.3发展规划
第三章、市场与竞争分析
3.1市场现状
3.2市场前景
3.3目标市场
3.4市场营销策略或商业模式阐述
3.5竞争分析
第四章、运营分析
4.1生产组织
4.2质量控制
4.3组织管理
4.4人事管理
第五章、财务分析
5.1投融资分析
5.2财务预算
5.3财务分析
第六章、风险分析
6.1风险识别
6.2风险防范及措施
6.3风险资本退出
第七章、团队介绍
商业(项目)计划书撰写注意事项
1.充分体现项目创新性,应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体现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有突破和创新。
2.商业模式阐述清晰。强调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完整地描述项目的商业模式,评测其盈利能力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在调查研究方面,考察行业调查研究程度,项目市场、技术等调查工作是否形成一手资料,不鼓励文献调查,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
3.重视项目团队建设。阐述管理团队各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安排是否科学;创业顾问,寻求的主要投入和拟分配的持股情况;对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学院,团队是否具有实现这种突破的具体方案和可能的资源基础。
4.带动就业前景情况分析。对综合考察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规模等情况的分析和预判。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