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2000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转制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天津市高职示范校、优质校、双高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于滨海新区核心区域,襟渤海而衔津京,承历史而启新篇。滨海新区的强劲发展,为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滨海学子就业成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校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7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先进,生活设施齐全,校园文化气息浓郁。目前,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高职学生9000余人。
学校坚持“办学以市场为导向服务社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秉持“立足高职、服务滨海、质量为本、突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先后获批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天津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滨海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思政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学校实施“思想引航”“新生导航”“优秀领航”“分类护航”和“实践远航”等“五航工程”,构建全方位、浸润式育人环境,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国赛金奖等奖项20余项,毕业生中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劳动模范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31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80%。学校坚持师德为先,厚植教育家精神。坚持“引培并举”,引进产业导师、企业技术骨干、大国工匠等20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天津市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多名教师获评天津市级优秀教师、劳动模范、技术能手、最美女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对接天津市“1+3+4”产业布局和滨海新区“8+8+8”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滨海新区装备制造、自主信创、港口贸易、养老托育、文化服务、智慧城市等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先进制造+港口贸易+现代服务”的专业群格局。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32个专业。
学校加强与新区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合作,积极推进“政行企校研”深度合作,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先后与联想集团、京东物流、国家动漫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北京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重钢机械有限公司、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建立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深度参与2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打造政行企校多元参与的产教融合新生态。推进现代工匠、现场工程师、中国特色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协同推动专业、课程、教师、教材和基地等教学关键要素改革,获批天津市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产教融合专业2个。精品在线课3门,一流核心课2门,国规教材10余本。
学校依托优质资源,打造 “技能培训 + 公益服务” 双引擎:面向企业员工的技能鉴定、面向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课堂、面向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研学。先后获批3个天津市终身学习教育品牌和天津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和研学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多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学生研学、教师访学、师资培训、技能竞赛等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打造跨国界教育合作平台。学校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成立了“京津冀大中小学沉浸式集体备课协作共同体”。与多所西部院校携手打造东西部职业教育合作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注入职教动能。
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支部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技能提升、技术革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度协同,打造“五融五共”校企党建联建机制,构建以党建链为引擎,产业链提供场景,教育链输送人才,创新链突破技术,人才链反哺产业的发展新格局,赋能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
2023年6月学校新校区启动建设,选址于滨海新区黄港职教园,新校区占地约58万平方米,一期建筑规模24.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5.7亿元,预计工程于2027年9月竣工。
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根本,以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新区产业发展、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上善作善成,打造职业教育的滨职品牌。
用户登录